客戶見證

案例名稱:廣州南站鋁質幕墻設計案例
設計時間:2004年2月1日
建成時間:2010年1月
幕墻材料:鋁質幕墻
幕墻面積(平方米):615.000
廣州南站鋁質幕墻設計案例(外景)
廣州南站鋁質幕墻設計案例外形雄偉壯觀,其設計具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色,是展現廣州歷史神韻和現代氣息完美結合的標志性建筑。其結構布局和交通引導比火車站總站、火車東站更加科學,在東西兩側設有懸空的廊橋供車輛直接開上出發平臺送客,其立體化的交通方式與飛機場的設計風格相似。然而作為國內首批高鐵站之一,因缺少現成參考對象,廣州南站在規劃設計存在一定的“先天不足”,如旅客換乘不便問題,其根源之一就是公交站、出租車站、長途汽車站分布不合理。此外,二層用作列車調度的站臺層、承重較大,所以一層大廳柱梁林立用以肩負支撐,兩排巨大的Y型柱子將一層分割成三條東西走向的主要通道,三條主通道間又有若干橫向通道相連。
廣州南站鋁質幕墻設計案例(站臺內景頂部鋁質幕墻)
車站設計和建設充分尊重廣州山水城市的格局,做到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融為一體。巨大的玻璃穹頂棚形似6片漂浮于空中的芭蕉葉,體現了廣東音樂《步步高》的意境,其中部為64米大跨拱形結構。站房屋頂以一片片的芭蕉葉為基本單元,通過中央采光帶的串聯,形成極具特色的建筑形態。天窗采用對角線網格的鋼筋結構,以拱頂形式呈現并鑲嵌ETFE氣枕,使得自然光可照入候車大廳,同時減少對外部熱量的吸收。
廣州南站鋁質幕墻設計案例(夜景)
屋頂安裝了約20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板,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為車站供電。
建筑設計廣州南站總投資130億元人民幣,總用鋼量7.9萬噸,約為國家體育場“鳥巢”的1.7倍,使用混凝土150萬立方米。車站由東、西兩個廣場及體現廣東嶺南文化特色、以芭蕉葉為造型的主站房組成,總建筑面積約61.5萬平方米,站房建筑面積48.6萬平方米,南北長448米、東西寬398米,建筑高點距地面52米,檐口低點距地面22.9米。因候車廳面積較大,故春運期間廣州南站也不會十分擁堵。
由于梁柱遮擋,通道間視線基本受阻,而售票機、地鐵口、ATM機、飲水處、洗手間、停車場等各種設備設施又散落分布在梁柱后面或兩側的通道邊,這種在柱子一面看不到柱子另一面的井字格路線,對于初到南站乘車、卻沒注意查看南站立體功能引導圖的旅客造成一定不便。